《地心引力》的長鏡頭引起了廣泛的討論,但它的難度與傳統電影的拍攝方法是全然不同的。 想像若是在太空拍攝這部片,除了把整個劇組帶到太空之外,還要處理攝影、走位與打光,光線必須等待太陽升起的時刻、照射地球的角度,珊卓布拉克要翻滾幾次才會與攝影師配合出完美的墜落動作,各種拍攝都須經過嚴密的計算與排練,特別是這部片期望以Alfonso的招牌長時間連續鏡頭呈現。

然而,好萊塢雖有財力卻也不至於上外太空拍電影,所以宇宙與地球都是假的、光線是做出來的、太空艙甚至演員穿的太空衣都是建模合成的。以往拍攝長鏡頭會遇上的困難:除了必須克服環境的變因如光線、氣候、地景是否有障礙物,導演掌控全場面及調配演員、攝影師、燈光師、收音師、道具與臨演的調度功,還有演員是否有辦法撐起場子,以及全劇組人員是否高度專注的配合等等。在《地心引力》裡,因為演員人數少、背景單純已減低大半的複雜度,再加上電腦特效技術足以補足實體世界無法完成的工作。

機器人攝影師:IRIS robots

點開《地心引力》的工作人員名單,會發現演員含配音不到十人,而特效組(Special effects + Visual effects)超過劇組一半以上。

《地心引力》依賴的是英國特效公司Framestore的專業人才與舊金山的Bot & Dolly開發的器材IRIS robots,首先要解決如何在地球模擬太空無重力狀態。IRIS robots是一個巨大的機器懸臂,簡單來說就是機器人取代了攝影師的工作,甚至超越攝影師的能力,以穩定性高的運動速率,進行上下左右平移,甚至是自由的旋轉動作,更精確地捕捉演員的表演,其中《地心引力》精彩的墜落靠的就是這部機器的功勞。看似是演員飛向或者飛離鏡頭的畫面,其實是恰好相反,演員是不需要動的,動的是攝影機器。《地心引力》最大的魔術技巧就是對調兩者的相對移動,去創造宇宙的空間中的距離感。

Dolly代表的意思就是電影拍攝技術上的「推軌」,通常以架設直線軌道,讓攝影機穩定地追蹤拍攝對象,而當需求是要環繞對象拍攝時,就軌道架設成環狀,360度捕捉畫面。Bot & Dolly打破以往一個鏡頭只能選擇至多四種軸線的運動軌跡,能更自由地移動。

超大型打光器材

另外經過測試的,還有新的打光方式。演員被放置在一個上下左右以及背後總共五面的巨大盒子中,每一個平面都是以LED面板構成,提供拍攝時的照明,LED可以想像成電視銀幕,透過輸入不同的畫面,可以控制住每個影格所需要的光線強度與顏色變化。導演也能夠選擇輸入如地球的畫面,讓演員看著LED銀幕上的定點去揣摩情緒。

強大的後製團隊

除了拍攝現場的技術之外,後製包括畫3D電腦模型、材質、色彩渲染(Rendering)等特效處理,Framestore團隊的領導Tim Webber就說,如果工程團隊以只有一個單核心處理器的電腦處理《地心引力》的話,光是材質與色彩的渲染就需要花上五千多年

技術的進步似乎超越所有以往拍攝的限制,讓最不可能的夢想都能成真。James Cameron誇獎《地心引力》是有史以來最佳的太空電影,Cameron的數位宣言鼓勵當今電影製作朝向數位發展,讓人物有機會出現在任何導演心裡想像的場景裡[1]。

然而說到底,這些昂貴的技術、器材,就現階段而言也只有好萊塢或其他擁有高預算的商業大片等有機會使用。如果《地心引力》剝去了這些造價高昂[2]的宇宙奇景,它還剩下什麼?

註[1]:本片Alfonso Cuarón等了四年半才有機會實現”單一個角色貫穿整部太空劇情片,並且以長鏡頭拍攝出無重力狀態”的構想。

註[2]:本片演員少、場景少、所有實體道具也幾乎都是建模,但成本預估一億美金。


Posts created 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