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男朋友》上映後,影評、鄉民、影展都熱烈討論過。就在金馬頒獎的隔天,連菜市場的阿桑們都隔著攤位大聊桂綸鎂,還有納悶著怎麼獎項都被大陸給拿走了。為什麼呢?

關於電影,如果我們只是在乎頭銜、票房、獎項,那是一種膚淺汙衊的表徵,影展舉辦的意義,應該是本著互相激勵的精神,去檢視華語市場這一年內的成果,同時觀察當代社會重視的問題,從題材、風格還有觀眾的回應去反省。

《女朋友.男朋友》固然得到國內許多支持,也必須肯定整個劇組的努力,但回到電影本身,《女朋友.男朋友》的優點在哪?缺點在哪?他對於台灣電影的定位?身為電影的價值?以及他給予了觀眾哪些正面意義?能否帶領觀眾去認清一些事實?以及他能否具有藝術的價值,留給未來的觀眾去欣賞?一部片,除了得不得獎,還有更多的空間可以討論。

#1 論劇本:大時代裡的人物

英嘉:大歷史與小歷史

《女朋友.男朋友》讓我想到《廣島之戀》(1959)。它拍一個到日本做反戰紀錄片的法國女演員,雖然她在做反戰影片,反省廣島的核爆,可是看得出來,她其實沒有辦法去接觸到那歷史的痛苦,另一方面,她邂逅了一個日本男人,在邂逅的過程當中,她提到她以前在法國的時候,因為喜歡德國人,所以在戰後被法國的民眾處罰、監禁。我覺得《廣島之戀》有一種大歷史跟小歷史間的關係,如果單純從歷史的宏觀來看這個故事的話,一開始你會覺得導演很無恥,怎麼會把一個人的情感跟原子彈這種事情並列在一起,可是其實這種辯證關係,我只能用微妙這兩個字來形容。

至於《女朋友.男朋友》,如果說它是一個以學運來做中心的電影,其實是不成功的。它雖然在拍時代的部分,看起來很鬆散,不管是學生要追求的自由,或者脫裙子抗議那種混亂,但它其實是在做人跟歷史間的相互關係,就這點而言我覺得整部電影其實還滿好的。

H:捨去學運,情感描繪細膩

對,雖然它整個時代的連結性很不夠,可是情感的脈絡反而清楚。但是導演在比重上卻沒有做取捨,所以初次觀賞會覺得重點不明確。

我想到的是《挪威森林》(2010)的電影版。因為主角本身置身事外,那一幕只是拍很多學運的學生們很生氣地走過去要抗議,然後主角自己很冷淡地朝大家的反方向走,就這樣一筆帶過,剩下就是他跟直子之間的情感而已。另一部我想到的是《女朋友.男朋友》裡面有放的一張海報–《北非諜影》(1942)。北非諜影它其實也是一個歷史之下的愛情故事,它的史實據說是錯誤的,但是就算歷史描述錯誤,它仍然是部好片,因為它在兩個人的情感方面有很不錯的描述。

H:做個連續劇吧

《女朋友.男朋友》的故事野心太大,想講的故事太多,又是學運又是三角關係、同志情感,已經超越一般電影長度可以完成的。我甚至想說它拍個三四集的連續劇還比較好。另外,在轉場方面,常常一個片段演一演,觀眾正要投入時,就切下一個,像是進廣告那樣。第一次看覺得電影拍得很亂、很零散,但我第二次看,幾乎忽略學運那條線,關於情感的東西是有它細膩之處。可是串接不好的話,就不會想看第二次。

Kamel:小說改編的問題

我看《亂世佳人》(1939)的電影時,我也覺得很碎,我完全受不了,電影切割成一段、一段的,看到想睡覺,因為它是照著小說,一個章節接著一個章節那樣拍,可是小說在章節前後隔個兩三個月或好幾年。小說比較有辦法用文字去呈現時代的轉換,電影比較不好拍。加上小說文字很多是在描述它的思想的事情,這不是影像可以拍出來的。

楊揚:時代要靠轉場功力表達

也是有很多改編之後還是處理得很好的片子,我覺得它會不會變得這麼碎,取決於導演敢不敢玩轉場的手法。像《少年Pi的奇幻旅程》(2012)看起來很順,其實是因為李安用了一些比較實驗性的轉場。比如說前面在敘述Pi 的名字的時候,就把上個畫面的人、事、物留至下一個場景繼續使用,反而沒有跳接的零碎感。

有一些電影會拍成主角頭低下來,然後畫面切到桌子,抬起來之後就換了一個年代,可是其實主角還是坐在桌子前面,這種是要在劇本的時候就寫進去,可是小說不會,小說不可能這樣就忽然換一個時代,所以這就關係到導演和編劇之間的溝通,還有導演敢不敢去嘗試。

另外一點是,因為電影的時間太短了,原著超過導演有辦法在電影裡處理的長度。通常小說改編都是改短篇會比較適合,李安的《斷背山》跟《色戒》原著都不超過兩萬字。但《女朋友.男朋友》是導演的原著小說,嚴格來說不該有這種問題。

小史:串接不佳是攝影出了問題

我覺得是攝影的問題,沒有用空景、遠景、中景慢慢把情緒拉近。他通常一開始就是中景,然後帶到特寫然後又退出去了,沒有堆疊。最明顯是國王遊戲那段,就忽然切進去,然後親了,就跑了。

#2 論主題:學運與愛情

楊楊:學運是電影的重點

整部片最重要的幾個場景都和學運有關:第一個是片子開頭在很小的女校裡的小型學運;再來是王心仁想在學校裡跳舞—這是三個主角變熟的契機,也是造成關係這麼複雜的原因,這也是學運啊;再來中間有一段時間的空白,等到他們再被串起來,是中正紀念堂上演的野百合,這也是學運;最後一個場景是象徵同志自由的婚禮,一通電話又把他們三個人都串在一起。因為整部片幾乎只有這四個比較重要的場景,你說他們的關係跟四個場景無關,或是這些場景對他們的人生沒有意義,我覺得這件事太說不過去了。

可是從頭到尾在搞學運的,其實只有王心仁一個人,陳忠良、林美寶都沒有。再加上學運必然要跟激情放在一起,但整部片裡的人物都這麼壓抑,所有的壓抑的角色在這麼激情的學運下都變得很平板。楊雅喆鎖定學運這件是有點太格格不入了。

Kamel:學運和感情是兩件混亂的事情,導演無法處理

學運裡面會有投機分子或是為正義發聲的人,或想翻身。學運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環境,他們的感情也是,所以兩個複雜的線路加在一起就會變成一個超混亂的東西,導演無法掌控,就變成這樣。但楊雅喆想講這個故事,應該是有某種自傳關係,因為他剛好是故事結束的那個年齡。

H:沒有具體訴求的反抗,學運淪為表象

這部片看起來像是,學生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學生真正的訴求、思考歷程都沒有呈現,而只是呼喊口號,這讓學運變得非常短淺。它僅僅呈現了體制下的不自由,教官、警察、國旗、朝會等等都是表面的象徵物,但自由的精神,關於人的內在並沒有拍出來。它只是條列了WHAT ,而不是WHY,這會讓觀眾無法就學運這條線路去做更深入的思考。

另外,國王遊戲那一段,王心仁親完陳忠良之後,氣氛應該是尷尬的,但旁邊的人卻能視若無睹的繼續玩鬧,身為學運夥伴卻對他們都毫不關心,不合理。如果說是導演選擇在這一段處理他們的三人感情,那麼先前的學運就顯得白費力氣了。

小史:大學和出社會的銜接很怪

可是野百合就是這樣,訴求很多。可是這些人後來都變成政治人物,然後就不見了,就像王心仁一樣。大學、出社會這兩段會接得這麼怪,我們沒有辦法預測這個角色會做甚麼事,因為他深度不夠。所以就變成這樣。

Peggy Léa:主軸是感情,但各方面處理不足

我覺得他劇情的主軸是感情,不管誰跟誰之間,都是在講人的自私、愛人、被愛,台灣學運、自由意識只不過是吸引大家的注意或製造話題,想講的其實是愛情。
林美寶先是愛著陳忠良,之後又和王心仁在一起,大學時期王心仁劈腿學妹、成人之後又與林美寶私通,陳忠良也介入另一個人的家庭,這三個人的戀愛,就像他們都是彼此的第三者,一個很糾結的情網。

他想講一個第三者的故事,可是第三者的故事太多了,所以他塑造一個同志,套到三角關係裡﹐而不是真的想要去說同志的感情問題,而這個角色對於整個劇情有甚麼影響跟發展也沒有交代清楚。如果從第三者的角度去切入,處理手法也相當空泛。像是在包廂吃飯的那段,陳忠良對著美寶說「妳你在演甚麼」,讓我感覺到美寶喜歡這份感情卻要假裝過得輕鬆-那時候才是真得凸顯出做為第三者的悲哀,你不能擁有他,可是卻要讓自己顯得豁達,告訴自己其實這樣比較自由。其實這裡可以著墨,因為陳忠良自己也是別人的第三者,他也在猶豫,但導演完全沒有在這裡下工夫。

還有最後很失敗的地方是桂綸鎂把機票用手扶梯滑上去,這裡要講的應該是桂綸鎂想通了,他知道這個男人離不開家,她想要解脫,但是導演太輕易地帶過,桂綸鎂忽然就跑去跟張孝全玩游泳池了,很突兀。

楊揚:愛情裡的自由

我覺得他討論的是在愛情裡的自由。可是他自己都沒有搞清楚那四個場景的自由,整部片裡講了兩種不一樣的自由,可是他沒搞懂差別在哪,又把他們搭在一起,讓觀眾在理解上發生不能理解或是錯誤理解的問題。

#3 論角色:王心仁、陳忠良、林美寶

王心仁是真正的主角,支配了所有人

Peggy Léa:

我覺得王心仁這個角色很值得探討,他是一個很貪心的角色,從頭到尾只考慮到自己,他不想跟你在一起,可是又不想失去你。太自私了!

王心仁才是真正的主角,其他人都是配角,他支配了每個人的感情,美寶、學妹、陳忠良,你看他親了陳忠良,然後又說友誼長存,每一段感情的掌控權都在他的手上,他想要怎樣就怎樣,他跟別人說我們就自由了,可是他本身就是自由的人,他就是掌自由的人。

楊揚:

其實最明顯就是就是他們床戲那裡。林美寶對於王心仁的感情有點投射心理,他讓她想起陳忠良,可是陳忠良始終愛著王心仁,因此變成王心仁手中的王牌,他可以牽制林美寶,同時又牽制陳忠良。整部片一定要這樣,不然他們的關係沒辦法繼續,會變成分枝成沒有任何關係的三條線,因為當他們不再保有愛情時,就同時失去了友情,會變成無關的三條線。

誰是最後做選擇的人

Kamel

陳忠良是最作繭自縛的人,他是最愛王心仁的人,他放不下他。

楊揚:

那一場包廂的戲,陳忠良約林美寶出來,陳忠良要林美寶放開王心仁,因為陳忠良說他在她身上看見了自己,所以整個關係也是陳忠良先離開,林美寶才做出選擇。還有最後有一幕是林美寶站在下面,手扶梯往上,她把機票往上送。這代表著在這三人的關係中,她永遠是最後一個做選擇的人。我覺得那邊是全片最厲害的一個鏡頭。

其實陳忠良從頭到尾都不算真的在這場關係裡頭。林美寶會跟王心仁在一起,只是移情作用,想要更靠近陳忠良,陳忠良才是那個真的可以隨時離開的人。如果他離開的話,她才能離開;就是因為他不離開,所以她才離不開。所以整個關係裡最底層的人其實是林美寶,所以我覺得那個鏡頭很厲害。

Peggy Léa:

我的解讀是,最後林美寶對王心仁應該是有感情的,只是她最愛的人還是陳忠良。

沒有家的三個人

小史:

他們三個人都沒有家,家庭背景都是空的。我們只知道林美寶有一個跳舞的媽媽,後來沒有讀大學去教跳舞可以理解。陳忠良就完全不知道,父母只有在醫院出現。王心仁也有提示家裡開印刷廠跟租很棒的宿舍。(柳:小說設定是說他家在台北的豪宅。)我覺得他把家庭部分拿掉,讓我們只能看到單面向,沒有細節、角色單薄,以至於角色後來的發展無法預測,也難有說服力。

楊揚:

我覺得是來不及處理耶,像美寶的媽媽莫名其妙就跑了,處理得很倉促。

Kamel:

他在結尾放了<我的家庭>,這樣三個人才有辦法解除關係,有一個新東西去追尋。

林美寶的壓抑性格

楊揚:

林美寶是最讓我覺得人物側寫得比較明顯的。她是全片最壓抑的人,一直都知道自己的處境跟該做的事,可是都假裝她不是那個人,但她其實一直在做那些事。就像她一直假裝她很兇,可是其實她一直都在默默為別人付出。她選擇去愛王心仁,因為她知道她一定得不到陳忠良;她跟她媽媽的關係不好,都是陳忠良跟她媽媽接觸,但是她媽媽走後她又這麼不能承受。其實有很多細節都可以看出這個角色為什麼會這麼壓抑,為什麼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能做,卻還要去做。

我覺得林美寶是劇本設定很好,陳忠良除了同性戀外,我不覺得這個角色在設定上應該是壓抑的,是張孝全演得太好了。

陳忠良如同幽靈人物、局外人

Peggy Léa:

我覺得性格最立體的是陳忠良,你會知道他是怎樣的人,你可以去假設,你可以感受到他的感覺。我認同楊揚說的,是張孝全演的好,因為這個角色基本上對劇情的發展很沒有意義。《夜長夢多》裡面有個角色從頭到尾都沒出現,或是戲分很少,可是它扣著整個劇情讓故事進行。我覺得陳忠良就是扣著這個故事,扣在那邊,只是張孝全演得太好了,不然他的角色其實沒有演出的必要性,不如多花一些篇幅去刻劃另外兩個人。

楊揚:台南人劇團的《邊緣遊戲》就在講整個台上只有媽媽跟女兒,然後媽媽跟女兒在玩扮家家酒,從女兒的對話跟玩的內容就會發現她其實一直被爸爸家暴跟性侵,可是整齣戲裡爸爸從來都沒有出現,可是對這個家有很強的控制力跟影響力。

H:希區考克的《蝴蝶夢》,Rebecca從來沒出現,可是每個人都是圍著她轉。她根本不用演出來,但是東西都圍著她跑。

小史:

第一幕就用他們在採花的畫面,王心仁跟林美寶在竊竊私語,陳忠良回頭看。那一幕讓大家覺得陳忠良是主角,可是其實他從頭到尾都像一個局外人在看他們兩個。

意外有點討人厭的角色

H:

我第一次看完之後覺得林美寶個角色超討人厭,尤其是高中時期,一開始衝進男生更衣室,態度很蠻橫,那種叛逆並不是很討喜。雖然後面的命運悲慘,但一開始讓觀眾入為主不喜歡這個角色,一旦建立了那種情緒,後面就很難再扳回來了。

#4 論導演與演員: 對故事的掌握程度

冏男孩時期

小史:

《冏男孩》算是比較實驗性的在玩結構,用動畫作不同,最後匯集到同一線,做一個結尾。《冏男孩》的劇情比較有張力、比較有一個發展的方向。

導演,你懂了沒?

楊揚:

我看了一些訪談,他(楊雅喆)也搞不懂。導演都搞不懂自己在拍甚麼了,整部電影的核心就變得有問題。我覺得最好的例子還是李安,因為最近每個記者問他關於《少年Pi》,他都說他沒有答案,答案在觀眾自己心裡。但其實他給了很多暗示,他都用電影回答了這些問題。

H:

導演清不清楚自己在做甚麼,其實會很明顯地反映到在作品。之前在台北電影節當志工,負責映後座談的紀錄,有時候會覺得某部片難看,想聽一下導演會講甚麼,有的導演就真的講不清楚。觀眾問為什麼要安排公雞走在這邊,竟然回答「還滿好笑的吧」。當導演提不出一個有說服力的答案,像是沒有思考過就搬出檯面,聽了有點生氣。但相反地,你覺得拍得很好的片,導演對於自己的創作理念往往說明得很仔細,聽得很過癮!

台灣演員缺

Kamel:

當電影開始發展的時候,可是演員卻不夠去支援創作者想表達的東西。張孝全跟桂綸鎂是非科班出身的,是用本能去演電影;鳳小岳是科班,所以用方法去演電影。楊雅喆自己也是比較偏向運用直覺本能,所以鳳小岳的演技會變得比較怪。另一個問題是台灣的演員不夠多,所以當要林美寶那樣的角色的話,可能就只有桂綸鎂可以演,沒有其他選擇……

楊揚:

我覺得台灣最可怕的是現在新的那批女生全部都走清純派的高中生大學生路線。像是柯佳嬿、陳妍希、陳意涵那類的。現在我比較喜歡就一個謝欣穎,比較有特色,其他都是同一個路數。

演技取捨

Kamel:

我有看花絮,楊雅喆還找了一個台語老師,他教的詞很道地,很精準。

Peggy Léa:

電影裡用的詞很精準很道地,可是演員演不出那個感覺,所以變得違和。而且他們是連基本的台語都講不好,不如換個方式,換個人演,我覺得這是很失敗的地方。

#5 論行銷與文化:宣傳定型&文化包裝

同志和學運作為宣傳廣告亮點

Kamel:

我懷疑這會不會跟電影公司行銷手法有關,而造成誤解。因為你如果要發新聞稿要一直挖東西出來,所以會一直丟出同志和學運來吸引人去看。網路跟海報都主打「每個人都有兩個情人,一個我愛的,一個愛我的」,也一直強調這部片跨越時代的學運成分。

Peggy Léa:

我在這之前完全對它不了解,完全沒受到汙染,因為會被宣傳定型,但我記錄的完全是我最真實的感受。

沒處理好變得像在消費議題?

Kamel:

我覺得同志這個議題,他想把這個感情化成無限循環的三角戀情,就只是一個環節,只是要讓這個關係變成三角循環,所以有一個人要變成同志。所以他講同志也只是帶過而已。我覺得最近也沒有真的比較關注於同性戀的電影,反而已經成為一個元素。但我覺得他不是刻意想消費,只是沒處理好。而且說到熱血這件事,《女朋友.男朋友》別無路可走,只能以學運來做宣傳點,是因為太多愛情學生電影了,所以電影公司一定會挑其他東西來講。

台灣文化的另一種展現方式

Kamel:

我覺得他用一些意象形塑了台灣,是有別於之前的,比如說玉蘭花的香氣。還有音樂的使用。這可能是一個我會想要保護這個電影的原因。現在很多台灣電影,例如賀歲片,都把一些元素濫用,只是用一個表像。像《陣頭》(2012),沒有深入了解三太子那些社群,這就會讓你覺得很膚淺。只是美化,沒有深入了解他們的痛楚,像很多三太子都是輟學,或是廟都是用毒品控制,但他完全沒有提起,只是在掩飾。他們現在會加入一些元素主要是因為過年大家會去電影院。

H:

但我看陣頭我沒有覺得是在講三太子,我覺得是在講家庭傳承的方面做得很好。像阿西跟柯有綸的關係做了滿多細節的。柯有綸的舉止其實滿像他爸爸的,還有爸爸對他期望的轉變,從本來不信任到慢慢要信任。這刻劃是滿成功的。

小史:

這樣講的話,三太子又變成包裝了。


🍿《女朋友.男朋友》的延伸片單:

https://24filmmag.com/1638/bf-gf-student-revolution/

https://24filmmag.com/1653/bf-gf-love-strory/

Posts created 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