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運和愛情是《女朋友.男朋友》的兩大主軸。電影為學運做了時代見證,影像刻畫出當時的思潮、反動力量、文化與社會背景,是相當重要的文本,本期延伸片單拉伸出法國、日本、中國等各別時空的學生運動。


自越南戰爭起,青年反戰的風潮、對於和平的渴望帶動起第一波戰後青年的抗爭活動,並伴隨著六零年代藝術與文化的蓬勃發展;同時,冷戰期間出產越來越多對於資本社會的反思與批判,催生了法國六八學運,進而引發青年學運於全球遍地開花,在此六八之前,法國新浪潮之父高達早就開始利用電影做政治性批判,《中國女人》是個非常棒的途徑去同時理解六八或是高達的電影語言;視高達為神的義大利導演貝托魯奇拍攝《巴黎初體驗》則回顧了六八學運並向偶像致敬。

六零年代末的日本亦然,在美軍駐日的不安社會之下,共產思潮、反高學費、校園民主等學生運動陸續開展。近日辭世的日本名導大島渚,自己親身經歷過六零年代的動盪,多部作品都對學運有高度的關注,《青春殘酷物語》為代表作。其後改編自小說的《革命青春》《六九》也各以獨特、略為輕鬆的風格去介紹這段歷史。此外,黑澤民的早期作品《我對青春無悔》,則是反省日本於二戰期間的帝國主義與侵略主義。

大時代之下,除了回顧當時的社會脈動,電影較之於其他文本,又更能聚焦於時代之下的個人心理,青年如何對抗世界,在過程中的激情與失落又是為何。而中國方面,震驚世界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則因為政治因素,相關電影產出相對較少,婁燁的作品《頤和園》便顯得珍貴。


中國女人
LA CHINOISE
1967 | 96 min | 法國
directed by / Jean-Luc Godard
starring / Anne Wiazemsky, Jean-Pierre Léaud


故事背景

五個巴黎大學生,各有不同背景和處事方式,聚集在一座公寓,學習中國共產主義以及集體生活,鎮日閱讀毛語錄和收聽中國的電台,最後策劃暗殺一位政要,卻以失敗告終。

這部電影的年份是一九六六年,距離法國五月運動(May 1968 Protests)只有兩年,代表了六零年代末期的政治氛圍。當時全世界是一片要求改革的聲音,訴求的重點是:反越戰、反西方資本操控、人權興起、反主流文化。

其中的反主流文化(西方主流),代表著一種汰舊換新的激進潮流,在法國電影史中,也是一個劃時代的轉變。年輕導演躍躍欲試,希望將滿腔理想付諸實行,高達(Jean-Luc Godard, 1930-)也是其中之一,並且也在這個時代的政治氛圍中,選擇了反抗西方資本價值的左派。

導演風格&手法

乍看之下,《中國女人》似乎是嘲弄毛澤東和左派;但其實,高達的目的是藉由這部電影,呈現出他所心儀的政治理念下的團體,當中的分歧和認知錯誤。高達不惜拆解主流的通俗模式,以達到理性辯證;在《中》許多段落中,主流電影的種種風格被刻意表現出來,紛紛轉為他政治訴求的元素。

在本片中,高達維持以往一貫的風格,仿效劇作家兼導演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 1898–1956)的理論,也就是呈現作品的「製造」、打破劇場和觀眾之間的「第四面牆」(fourth wall)。傳統上,一部劇情作品的功能,在於製造一個完整的戲劇空間;舞台和觀眾之間有一座「第四面牆」,使得演員在舞台空間內,可以無視觀眾的存在;劇情在舞台上進展,觀眾產生了觀看真實情境的假象,因此對虛構的劇場產生情感。但布萊希特的理念卻相反,他希望觀眾能將作品當作是一個在現實中「被製造的」東西,因此能跳脫出對虛構劇場的感性,進一步反省作品在現實的寓意。在《中》裡面,就不時保留有段落開拍時的場記打版,和導演喊開麥拉的聲音。以影片中一個著名片段為例:女學生伊鳳,打扮成越南女子的模樣,在盤旋的遙控飛機,以及牆上貼的紙做的老虎下,高喊救命。這個簡單的段落中,立體的伊鳳和平面老虎形成對立,暗示了影像縱深和立體的幻覺;而遙控飛機的虛假與真實的美軍轟炸事件也形成對立,這指涉的是當時民眾對於電視新聞的「觀看」。

除此之外,影片中還有許多辯證的段落;意識到這些,會發現高達直指「媒介」的本質,以及人們因為接收媒介的訊息,而置入理想的天真。這時,再回頭將這些省思放入角色情境中,會了解到他們欲實現社會主義的激進行為,只是當時青年學生幼稚的激昂情操。於是,高達完成了自己的工作,比起一般劇情片,這部影片將觀念更深刻地刻進劇情框架之中,經由先拆解,最後再經由反省,而達成了「新的完整」。

(文/英嘉)

巴黎初體驗
THE DREAMER
2003 | 115min | 法國
directed by / Bernardo Bertolucci
starring / Michael Pitt, Louis Garrel and Eva Green


故事背景

《巴黎初體驗》故事背景為1968年正值學運狂潮的法國,講述一名美國青年馬修來到巴黎求學,因受電影祖國風情的影響成為了狂熱的電影教徒,,在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被政府革職的抗爭場合認識了一對孿生兄妹,受邀進入兩人的「公寓」展開一段與屋外學運「貌離神合」的荒誕生活。

導演風格&手法

初聞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1940-)這名導演是因為他的知名作品《末代皇帝》。性與政治同樣作為他電影知名的重要元素,在本片《巴黎初體驗》中不難發現電影由此延伸出他的激進立場與哲學思想。這部電影毫不避諱地描繪三人荒誕、淫亂、乖張的生活,而實際上導演擺明藉著演員的肉體,在彼此不同國情、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價值觀、不同性別的這些意象轉換上做衝撞與辯證。

「參與政治就是展現權力的表徵,而人民因渴望極致的自由而抗爭,革命抗爭就是一場瘋狂的雜交派對。」

電影的開頭與結尾是最重要的,本片架構於1968年巴黎的學運,身為義大利導演的貝托魯奇卻很刻意地使用一名美國青年來參與這個歷史,動機顯而易見。片頭首先帶到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創辦人遭到革職,看似一場莊嚴的政治抗爭故事開始,劇情卻在致敬楚浮(François Truffaut,1932-1984)《四百擊》(Les quatre cents coups , 1959)的主旋律響起而「急轉直下」,故事轉而圍繞在三個角色在公寓的生活,似乎想要刻劃「大歷史裡的小人物」,但接下來卻隨著狂亂的性愛、主角們旁若無人的生活內容,讓觀眾幾乎疑惑這到底是一部什麼電影,但在片尾導演很巧妙地將視角拉回群眾抗爭示威,這時候觀眾懂了,自由與性愛、政治與學運這時是完全交織在一起的,主角們在「屋內」的意識就是「屋外」行為的對應,這也是貝托魯奇為什麼被稱為知名的唯心主義的思想導演,意識總是先於存在的,當我們去正視並思考一個問題的時候,那個問題因而「存在」。於是進一步理解主角的動機與行徑,包括導演前置的隱喻象徵,例如亂倫雙胞胎兄妹、破處與荷包蛋、月經泡澡、陽具黏照片…等乖戾的橋段都獲得了詮釋。人渴求生理上的性慾與渴望心靈上的自由是同樣子地充滿原始的野性,導演並沒有讓淫亂乖張的色情場面失焦了他關注的目標,「政治就是一場極致的群眾性愛。」

貝托魯奇從來就沒有忘記他想要講怎樣的故事,用充斥「暴力」的畫面衝擊觀眾的感官會造成許多非議,也會使大眾將作品與「淫蕩色情」畫上等號與失焦,但貝托魯奇鮮明的批判立場與手法讓觀眾能持續拉著他的線索在故事中前進,所有的感官刺激都是強烈的辯證,辯證著為何人們尋求肉體與心靈的「自由」。

(文/IDJack)

我對青春無悔
NO REGRETS FOR OUR YOUTH
1946 | 110 min | 日本
directed by / 黑澤明
starring / 原節子,藤田進


故事背景

1931年的滿州事變,日軍以中國軍隊炸毀日本修築的南滿鐵路為藉口而佔領瀋陽,此事件象徵了當時日本帝國的野心與侵略主義。以至於之後日本的革命份子陸續發起了反抗的運動,包括了本片重現的京大事件。

1933年的京大事件,學生在校園裡舉起爭取言論自由的布條,並反對軍閥財閥侵略性的帝國主義。電影重現了歷史情景,但更大的篇幅是聚焦於角色如何經過戰爭與運動的洗禮下,造成的生命與思想變化。我們可以清楚地掌握到青春時對於時代、理想與自由的質疑,以及在一番經歷之後,尋求解答的歷程;電影中的兩男一女,從青澀的大學生逐漸成熟,時間軸橫跨了十年,讓三個人各自擁有三種截然不同的人生選擇。電影也藉由這三位角色的生命,為時代寫下了一段不錯的註解。

導演風格&手法

黑澤明在自傳中提及日本二戰往事時,悔恨自己無法在當下為反侵略主義盡一份心力,卻在戰後交出了這部作品。《我對青春無悔》充滿黑澤明的作品風格,追尋生命理想、反戰,主角對抗社會的壓迫與不義,進而淬鍊出不凡的自我意志。從主角們無憂無慮地郊外踏青,直到戰機劃破天空、校園發起運動爭取言論自由等事件,電影從主角的大學時期一路拍攝到成人,我們看到角色受大環境的影響,彼此之間或者純粹個人的內心裡,都產生了相當程度的思想爭辯。特別是著重於女主角幸枝的變化-原節子演活了這位原本嬌弱的女學生,在經歷戰爭、婚姻、入獄之後,改造成全然不同的樣貌與氣質。

理想與現實,以這部片的觀點而言是幾乎無法並存的,尤其環境如此的卑劣且限制重重,必然得捨去其一。兩位男主角便是這兩個端點的象徵,帶著眼鏡的野毛是積極的反侵略主義者、願意追尋理想而捨棄家庭幸福;絲川則思量著老母親的生活安穩。一般而言,電影欲將思想視覺化時,必然會遇到很大的阻礙,黑澤明在電影裡主要是藉由角色去強化了以上之抽象概念,另外也運用物品的象徵性去加深電影的厚度,例如眼鏡,在這部片中即暗喻了知識份子的處境-在反抗失敗時被踩破,或者戰後的演講中,刻意特寫了擦拭眼鏡的動作,皆有不言自明的象徵意味。

電影前半段為了交代故事背景而略顯沉悶,但最後一幕,幸枝身負重物、走在道路上,面對眾人懷有敵意的眼神-此段落採用的特寫及剪輯,展現了黑澤明一慣的俐落與對比效果之張力,這種快速、堆疊式的剪輯手法,也曾出現在其他作品中如《生之欲》。正因為這個剪輯,補足了角色的厚度,並帶向了完滿的結局-讓生命無悔、充滿光輝。

(文/H)

青春残酷物語
CRUEL STORY OF YOUTH
1960 | 96 min | 日本
directed by / 大島渚
starring / 川津祐介,桑野みゆき


故事背景

真琴在一次搭便車被大叔騷擾,幸而遇到了大學生清,他痛毆了大叔並向他勒索了一筆錢。他們兩個於是開始快速發展並發生關係,後來屢次使用同一個伎倆勒索金錢。後來真琴懷了孕需要錢墮胎,在最後一次勒索遇上了掘尾,因為真琴認為掘尾太過善良而無法下手,甚至後來又跟他渡過了一夜,造成清回去揍了掘尾。然而掘尾卻提出告訴造成清和真琴雙雙進警局,出來後清理解到他無法保護真琴而導向了殘酷的結局。

導演手法&風格

大島渚是學運出身的導演,最後隨然離開運動界但是仍有許多作品有關學運,甚至還因為導了舞台劇「東京的霧與夜」而被踢出電影公司。電影裡展現的是新的時代的年輕人、特別是女性的反抗。背景是安保抗爭的人群,不同於那些大學生,大島渚切入的是在那個運動邊緣的學生。放蕩大膽的行進是他們不想要被時代傳統束縛,追求女性主權和性解放。

導演在整部劇情透露了很多他對時代的想法。追求自由反對傳統的清跟真琴,為了自由與社會走了不同的路,但最後卻只能以悲劇收場,看得出導演是悲觀的,感覺時代是殘酷的。像是清一路以來以力量來與別人對抗保護真琴,但是總會有敵不過別人的一天。而真琴跟他姊姊由紀也是一個傳統與現代的對比,由紀年輕的時候受到父親百般阻饒而終於與男友分手。由紀雖然一再的回去找他,但最終還是無法在一起。同樣的真琴和清也無法在一起,整個時代好像卡在那邊,不上不下充滿無奈。另外,電影的氛圍裡很特別。當真琴和清單獨在一起的時候都顯得相對平靜,然而到了街頭他們卻顯得不安。在人來往之中,似乎總帶著敵意壓迫著他們。這樣的處理緊扣著他們的思想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吵雜的聲音和紛亂的燈光好像是無數的指責。

整部電影是導演對時代的感嘆,但最後結局又像是一個控訴。他了解到不管對於訴求的事情是什麼,最後都難逃失敗的殘酷命運。男女主角其實好像其他當時運動的人的一個縮影,他們甚至不追求什麼大道理。就連想要過自己的生活、想要和別人的不一樣,也沒有辦法抵抗與整個社會的碰撞。

(文/Kamel)

革命青春
MY BACK PAGE
2011 | 142min | 日本
directed by / 山下敦弘
starring / 松山研一,妻夫木聰


故事背景

電影改編自川本三郎(1944~)《我愛過的那個年代》(英文是My back Page,引自Bob Dylan的歌曲)。原著小說可說是川本三郎的半自傳回憶錄,記錄當時做為一個熱血的左翼記者的見聞。

當時安田講堂事件剛結束,一位甫從東大畢業的東都週刊的記者澤田,受到左翼思潮影響並充滿理想的希望能做出厲害的新聞影響世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接上了梅山這位帶領「赤邦軍」的社會運動者,半性半疑梅山這位革命家真正的想法之下,澤田卻決定了答應幫他獨家報導他們將要武裝革命的獨家新聞。

導演風格&手法

《革命青春》裡看到的已經不是學運當時的激情,而是不明所以的繼續,像是燃燒後的餘灰。電影裡的兩個男主角都是極富理想,剛出社會的想要改變世界的積極青年。但是整個電影的步調卻和角色設定作相反的處理把故事跟觀眾拉的比較遠,兩股力量拉出了一股矛盾黯淡的氛圍。

面對學運,我們一般的想像都是激情的、刺激的、充滿理想的。從電影裡我們看到角色是有理想卻說不出他們真正的目標,也許他們自己也不清處他們究竟想要獲得名利或者是改變世界。在電影裡的新聞界也跟運動界一樣混亂。在新聞裡左派的記者和右派互相鬥爭;在運動界裡,梅山有時很有氣勢,有時有顯得怯弱。而他的社群裡也充滿了自我懷疑,每人的想法都不盡相同。

影像上看到的是比較多的長鏡頭,和鬆散的對話。兩人對談總常常有一搭沒一搭的繼續、坐在路邊沉默、或突然就開始彈起吉他。電影寫實地呈現人在對話速度和思考的時間,而不像一般電影都快言快語。這樣的手法更能表達出他們在時代浮沈的遲疑。

因此這電影的影像比較像是一個人拿出年少輕狂的照片,默默地翻閱。客觀回首著1960末期到1970初期的回憶,那時看的時候好像還會說出「唉,那時候阿…」之類的感嘆。就是從那樣的矛盾卻很淡的感嘆當中,看到渾渾然之中的社會,不管在為了多崇高理念做事的人,其實都是一樣。不管是革命理想、 大眾媒體做新聞的責任,人最終還是有私念。只是放到更高的位置,那私念就顯得更邪惡。所以反而在一般市井小民中,我們看到的是跟多的純真跟真情相待。特別的是,這部電影的導演山下敦宏跟原著川本三郎相差了三十二歲,導演甚至沒有經歷過1960的學運卻有辦法做出這樣的作品。

(文/Kamel)

69
SIXTY NINE
2011 | 142 min | 日本
directed by / 李相日
starring / 妻夫木聰


故事背景

《69》改編自村上龍1969年高中回憶的同名原著。六零年代的尾聲,漫無止盡的越戰激起年輕人的憤慨,法國六八學運後,更帶動全球學生運動,蔓延至亞洲包括日本。那一年,美軍仍然留駐日本,引發學生反抗,同時卻也帶進了六零年代的搖滾樂、嬉皮文化,電影的主角們正是受這些另類文化的激勵。Cream樂隊的片頭曲<White Room>一下,搖滾樂自始自終陪伴並指引著矢崎劍介(妻夫木聰飾演),搞革命如同搖滾樂,是一種快意、熱血、探索生命,同時也是追女孩的方法。

導演風格&手法

李相日是日本出生的朝鮮族導演,作品有《扶桑花女孩(2006)》等親民的喜劇,近期則有描繪社會底層的《惡人(2010)》。

《69》不談學運的悲壯與偉大理想,而是幾個未成年高中生的青春懵懂與橫衝直撞。他們嚮往嬉皮的自然、身體解放、以及各種藝術合而為一,在美軍駐日的年代,翻看著Woodstock的照片冊子,眼見的不是愛與和平,而是女孩裸露的上身,「我們也來辦個嘉年華吧!」至於革命,也不過是可愛的松井同學一句話,半開玩笑闖出的名堂。刻意誇張的演技、漫畫風格的轉場、如丹尼鮑伊(Danny Boyle, 1956~)般遊走於現實與幻想間的調度,再加上六零年代的迷幻搖滾,(還有妻夫木聰的迷人笑容)全片在青春的笑鬧氣息之中,一氣呵成。

導演運用了諸多共同元素,例如主角不停地奔跑與被追逐,傳達出年輕人過多的精力;或者創造紅的豐富意象-遐想般的紅色玫瑰花瓣上躺著女孩的場景、鮮紅的兩道鼻血,挑釁的紅色油漆,詭異的番茄汁與餐廳的霓虹燈光,以及衣服搭配顯示的個性。而煙花、融化的冰、和鐘錶行滿牆的時鐘,則暗示著青春生命的瞬間即逝。

看來胡作非為,可是卻能在各個切片中,感受到純粹的反對體制、追求自我精神。高中校園正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在校園的管束下,各種質疑的聲音迴盪在片中,「我不懂為什麼要讓女孩子作體操」、「畢業典禮根本是帝國主義的產物吧」、「我有繳學費,而且學校本來就該聽學生的聲音」、「老師,不要讀莎士比亞了,你知道越南戰爭嗎?」等等;此外,與那些戴著「全共鬥」安全帽和手拿棍棒、讀艱澀理論的大學生相比,高中生所謂的「革命」,更是一種創造性的樂趣,必須藝術般地揮灑想像力,由此來看,更獨立出這些角色在時代下與眾不同的價值觀與活力。

(文/H)

頤和園
SUMMER PALACE
2008 | 96min | 中國
directed by / 婁燁
starring / 郭曉冬,郝雷


故事背景

《頤和園》描述一名生長於中國邊界圖門的女孩余虹,準備前往北京就讀大學,在離開的前夕余虹和青梅竹馬的男孩在野外發生第一次性關係,正式為這部電影破處。來到大學的余虹經歷了複雜的社會化洗禮,面對性格迥異的朋友們與註定糾纏一生的男主角周偉,種種的人際關係讓余虹心靈不斷被掏空,只能不斷地渴求肉體上的歡愉,而在這複雜的氛圍中,「天安門事件」爆發了…

導演風格&手法

《頤和園》在傳達手法某種程度上與《巴黎初體驗》相似,導演都利用故事引渡於政治上,不同的是,婁燁刻意使意圖模糊,而貝托魯奇則是擺明如此。兩部片尺度都相當大,使得觀眾不得不被演員的性慾衝撞,《頤和園》片中由余虹的愛情觀去論述導演的歷史觀點,導演運用女主角側寫了這段大歷史,或許也正是導演婁燁所經歷過的動盪,若把電影片段抽出來看,余虹的自白都是導演絕對鮮明的手痕,尤以余虹在乾涸游泳池中的暈眩自白特別令人印象深刻,而後續「…一個懂法律的同事告訴我,這個事情不違法,但不道德。什麼是道德?兩個人在一起,我覺得這才是道德。…為何偏偏與最心愛的人作對,對眼前的一切漠然,而去注目永不可及的事物呢?…」這些獨白都再再顯示導演心中的政治道德。

身為中國第六代導演的婁燁,其影像風格卻可以與中國第五代導演作為比擬,普遍的第六代導演並沒有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響,因此作品沒有那麼沈重的歷史包袱,他們更關注於底層國民的生活省思,而婁燁在本片中卻敢於碰觸這「不可說」的歷史,透過淒美迷茫的敘事風格將沈重的事件置入影像,婁燁沉穩地處理著故事,使其澎湃的歷史情感不流於俗,已然展現中國影壇新星的風采。

本刊主題電影《女朋友.男朋友》自從一上映後,就一直被華語影評人拿來與本片比較,畢竟兩部片架構的背景與時空都有極為相似的影子,但實際上這兩部片還是有相當程度的不同,最根本的差異在兩者所建立的學運上-「野百合」與「天安門」,這兩段海峽兩岸的歷史事件,最巨大的差異就是「野百合」促進了台灣民主發展的近程,某程度是成功了,而「天安門」則是演變為歷史的慘案,中國進入噤聲的90年代,這令這兩段學運於故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巨大的差異,在《女朋友.男朋友》中學運如船過水無痕,三人的感情是因勒退所舉辦的入伍派對中正式瓦解,學運的氛圍更被後續同志婚禮渲染地令觀眾迷惑,因此學運在《女朋友.男朋友》僅被當一個「事件」處理;而在《頤和園》中學運則令角色經歷強烈的動盪,兩人的愛情軋然終止,歷史事件在表象影響著角色四處遷徙甚至遠赴國外,而實際上則令角色在渴求性慾的心靈上更顯蒼白,婁燁導演隱喻歷史事件到角色肉身上,余虹和周偉這兩人的愛情肉慾關係,用於政府與人民的政治關係或許也說得通,這意味著人們渴求性愛與自由是相同的本能,學運的表徵,決定了這兩部片本質上的差異,《頤和園》是一部政治電影,而回頭看《女朋友.男朋友》,更令人確信它是一部愛情電影。

(文/IDJack)

Posts created 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