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歷屆坎城金棕櫚回顧剪輯(1955-2016)


坎城影展金棕櫚獎,是電影人夢寐以求的至高榮譽。

1939年,法國政府決定在南法的坎城這個小鎮舉辦影展,期望能與當時的龍頭威尼斯影展分庭抗禮,還找來電影的發明者盧米埃兄弟的弟弟路易士盧米埃(Louis Jean Lumière)擔任影展主席。無奈影展第二天第二次世界大戰開打,影展被迫取消。

真正第一屆的坎城影展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後的1946年順利舉行,而後除了1948與1950年因財政困難停辦,以及1968年因法國「五月革命」而中止之外,至今2017年已經來到了第70屆。

坎城影展最高榮譽原本稱為「大獎」(Grand Prix of th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也就是相當於「最佳影片獎」(但是榮譽歸導演,而非像奧斯卡、金馬獎表彰的是製片人)。1954年,坎城官方請來珠寶設計師Lucienne Lazon,參考坎城市徽的圖案設計了棕櫚葉形狀的獎座,並把最高榮譽的名稱改為「金棕櫚(Palme d’Or),於隔年1955年首次頒發金棕櫚獎。(註:1964-74因為版權因素,曾經暫時將名稱改回「大獎」,1975開始恢復「金棕櫚」。不過一般廣義的認定,還是將這段時期的最佳影片視為金棕櫚)

金棕櫚獎座

有人認為坎城的片子多數冷硬晦澀,不像奧斯卡那種「好萊塢式」的精華集成來得容易親近。換個角度想,坎城在某種程度也補上了那些奧斯卡忽略掉的名字,提供影迷瞭解當代世界電影以及拓展觀影視野的機會。舉近幾年得大獎的作者為例,舉凡英國的肯洛區 ( Ken Loach )、土耳其的努瑞貝其錫蘭 ( Nuri Bilge Ceylan )、泰國的阿比查邦 (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比利時的達頓兄弟 ( Jean-Pierre Dardenne, Luc Dardenne ) 等都是奧斯卡看不見的寶藏。更別說美國本土一些已經卓然成家的導演,如勞勃阿特曼 ( Robert Altman )、馬丁史柯西斯 ( Martin Scorsese )、柯恩兄弟 ( Ethan Coen, Joel Coen )、昆汀塔倫提諾 ( Quentin Tarantino )、史蒂芬索德柏 ( Steven Soderbergh ) ,當年都是先在坎城被肯定,才有後來的大師養成。

每個人都是從小影迷開始的,我們以前也曾經對金棕櫚敬而遠之,但是當體驗過《雁南飛》紮實又絢麗的電影技術與場面調度、《生活的甜蜜》費里尼穿越虛實的想像力、《計程車司機》勞勃狄尼洛穿梭城市的孤寂感、《巴黎德州》關於愛情與存在的辯證、《霸王別姬》張國榮人戲無分的風華絕代、《黑色追緝令》經典的「蔣幹化」與倒敘手法、《永生樹》絕美詩意的鏡頭以及《秋水伊人》、《爵士春秋》、甚至《在黑暗中漫舞》對於歌舞片再造的新意,即使當時還不瞭解這些影片背後的時代意義以及作者的發展歷程,眼前這些「不一樣」的電影,對於一個觀影資歷淺薄的影迷來說還是非常大的震撼,這才意識到原來電影還有這麼多種可能性。

適逢坎城影展70大壽,我們剪輯了70屆以來的金棕櫚得獎影片回顧。你喜歡哪一部呢?

(註:影片中標示的年份是作品的「得獎年份」,可能與實際「出品年份」有差異。)

Posts created 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