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洛區的電影與人生》

看完《肯洛區的電影與人生》(Versus: The Life and Films of Ken Loach, 2016)這部紀錄片,實在對肯老爺五體投地,他是那麼溫柔地用自己的方式在改變世界。不管在針砭體制、關懷社會弱勢、或是凝視歷史的切面,肯洛區總能把他堅毅的力量還有寬廣的視野融入到這些作品裡,令人動容。

《肯洛區的電影與人生》電影海報

「在政治衝突的浪潮中,拍攝電影就像是浪花中漂浮的軟木塞,並不能阻止浪潮,你只是眾多聲音當中的一個。面對這些遠比你大的聲音,這樣做值得嗎?我不知道。」。

這位表面溫文儒雅的英國紳士,卻可能是英國歷史上最左翼、最反骨的導演之一。他曾經是資方眼裡的問題導演,曾經是保守政府的眼中釘,他許多作品都被禁演,曾經被封殺後為了生計去接拍麥當勞等商業廣告,他說,「我很掙扎,因為我變成了自己曾經批判的那種人」。

發跡於60年代末期,拍出了連波蘭大師奇士勞斯基都讚嘆不已的神作《鷹與男孩》(Kes, 1969),之後在電影圈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90年代復出作品《致命檔案》(Hidden Agenda, 1990),這部影射英國政府黑幕的電影一開始沒有人願意放映發行,並且飽受右翼媒體批評,多虧在坎城得獎之後才又開啟肯洛區的電影之路,享譽國際影壇。

肯洛區於《鷹與男孩》拍攝現場

2006年《吹動大麥的風》(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櫚獎,在英國本土卻沒有受到相同的讚譽,反倒是引出了保守派政客跟右翼們強烈的批評與憤怒,他們形容他的電影是「毒藥」,質問「為何肯洛區如此憎恨他的國家?」。

肯洛區真的恨自己的國家嗎?他可能比任何批評他的人都更愛英國。因為這些人永遠看不到《鷹與男孩》裡面為成長、為生活迷惘的勞工階級小孩,看不到《甜蜜的十六歲》(Sweet Sixteen, 2002)裡面一心想買拖車與母親共度生活的中輟生,看不到《天使威士忌》(The Angels’ Share, 2012)裡面那些問題少年更生人也有想保護的家庭與嚮往的生活,更看不到《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2016)那位為尊嚴奔波的失業老先生。這些掌權者忽略的社會正義,肯洛區用底片一格一格地實踐。

肯洛區於《我是布萊克》拍攝現場

2014年肯洛區拍完《自由之丘》(Jimmy’s Hall, 2014)之後宣布退休,隔年英國保守黨重掌政權,兩個月後肯洛區重新出關開始拍攝下一部電影,也就是後來獲得2016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的《我是布萊克》。

多麼希望他永遠不要退休,我們需要這位偉大的導演,需要這位英國的良心,需要他帶領我們看見更多的Daniel Blake。

(文/林子翔)

Posts created 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