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屆奧斯卡頒獎典禮順利落幕,說順利當然是因為今年沒有再出包啦。而身為英國導演麥克李(Mike Leigh)鐵桿粉絲的我本人,當然看到一些有趣的連結就要來穿鑿附會一下。
今年奧斯卡演技獎的入圍者,有三位都跟麥克李合作過。當然,都是英國演員,而且是在演員生涯的初期,甚至是第一部作品就合作了。這幾個實力超強的英國演員,能在奧斯卡被看見,身為李粉的本魯感到相當欣慰。
蓋瑞歐德曼 Gary Oldman
以《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 Hour)獲得影帝的Gary Oldman,曾經演出麥克李在1984年拍的電視電影《Meantime》,這應該是蓋瑞老人第一部擔綱要角的片,演出主角Tim Roth失業遊手好閒的朋友。這部片反映了英國社會在80年代面臨的經濟危機,導致勞工階級大量失業的窘況。這算是麥克李在80年代中期,從電視轉往電影發展的轉捩點,但也是兩人合作的唯一一部片。
你看初出茅廬的蓋瑞一副猜火車的痞樣,後來竟變成了影壇變色龍,與許多大導演合作、演出經典作品。今年終於如願拿到奧斯卡。
蕾斯莉蔓薇爾 Lesley Manville
另外一位是以《霓裳魅影》(Phantom Thread)入圍女配角的Lesley Manville。他是麥克李的老班底,合作的作品可多了。從80年代初期就跟他合作過電視電影,接著第一部Film是麥克李在國際影壇闖出名號的重要作品《厚望》(High Hope)。再來兩人的合作就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小李經典了,舉凡《秘密與謊言》(Secrets & Lies)、《酣歌暢戲》(Topsy-Turvy)、《折翼天使》(All or Nothing)、《又一年》(Another Year)、《畫世紀:透納先生》(Mr. Turner)等等。
在麥克李提拔過的那一卡車影帝影后中,Lesly算是得獎運較差的一個。其中擔任要角且評價最好的,就是《又一年》。當年《又一年》被選入坎城影展正式競賽,映後獲得場刊影評最高分,Lesley飾演一位中年危機、人緣欠佳但又不甘寂寞的酗酒女子,在人際關係的推移當中顯露出角色的彷徨與空虛,被認為很有機會角逐影后寶座。可惜最後影片顆粒未收,影后獎項也敗給了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的《愛情對白》。
莎莉霍金斯 Sally Hawkins
這次以《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入圍女主角的Sally Hawkins跟麥可李也頗有淵源。Sally的電影處女作就是演出麥克李的《折翼天使》(在這部片裡面還有鼎鼎大名的脫口秀主持人James Corden年輕時的樣貌,他在裡面飾演一位憤世嫉俗的小胖弟)。
麥克李對Sally的電影生涯有重大的影響,當然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8年她以麥克李的《無憂無慮》(Happy-Go-Lucky)奪得柏林影展的影后。在那之前,Sally幾乎都在電視圈發展居多,中間雖然有演過麥克李的《天使薇拉卓克》(Vera Drake),但只算是客串,那部片的光芒都在威尼斯影后Imelda Staunton身上(就是恩不理居啦)。其他能演出電影長片的機會也不多。
據麥克李本人透露,他一直都認為Sally是一個好演員,到了2008年終於有機會為她量身訂做一個角色。熟悉麥克李的影迷都知道,他拍片是沒有劇本的,而是以長時間的排練代替寫劇本,跟演員在排戲的過程中,討論發展出角色的雛形以及劇本的結構。
《無憂無慮》一開始就只是「Sally Project」,只知道要以Sally為主角,其他概念都尚未成型。這也是為什麼不寫劇本的麥克李,片子總是感受不到一絲巧構的匠氣,卻能夠屢屢以作品中有機的角色與當中細膩的人際關係入圍劇本獎。因為他總以「人」為中心發展故事,而非人物服膺故事。
Sally在這部片當中演出一位樂天派的幼稚園教師,跟她不熟的人可能會覺得她過於聒噪神經質,但她其實小小翼翼地在關懷周遭的人事物。所謂關懷最容易淪為消費,尤其當你聚焦在社會邊緣人事物或者弱勢族群,試圖想以一種由上而下的優越角度去施捨你的同情。但是Sally自然生動的演技,與麥克李的創作思想相輔相成,讓人真正感受到與角色肩並肩站在一起、充滿尊嚴的同理。
麥克李做到了為Sally創造出了一個專屬於她的角色。那年奪下柏林影后,隨後也拿下了金球獎音樂及喜劇類的影后,不過卻爆冷在奧斯卡的入圍名單出局。在《無憂無慮》之後,影壇似乎才真正注意到這位英國女演員的潛力,也為她打開了好萊塢的大門。
(文/林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