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涉及的伊朗人質事件,其實是一連串的國際事件的後果,在片首的旁白也確實訴說了一遍,這些事實在觀影之後、隨著劇情發展與公式化的編排,觀眾不經意地被導向英雄主義的情緒之中,沉浸在救援任務成功的喜悅裡,而遺忘這件事可以被探索的歷史、議題。

你所忽略的伊朗過往

伊朗人質事件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重要。

在此事件之前,伊朗曾經於1950年選舉出總統穆罕默德‧摩薩台,他是一位民主主義者,把國家的石油國有化,脫離英、美的控制。到了1953年,英、美兩國密謀政變,安排禮薩‧巴列維統治伊朗,禮薩是一個極盡奢侈的人,並動用殘酷的內部警察(伊朗稱之為薩伐克)鎮壓反對者,由於親西方國家的立場,他積極實行西化伊朗,這一點激怒了什葉教徒。1965年的白色革命,即是禮薩欲將國家帶向自由經濟、民主、婦女平等,美國也意圖協助伊朗與伊斯蘭走向現代化。

以現代化之名、圖石油之利

然而,何謂現代化?先進的西方難道就代表東方是落後的嗎?何謂自由、民主、平等?這些被西方國家過度張貼於自身的標籤,並且以一個拯救者的姿態,假以善意、實際上只是圖己之利。回顧歷史會發現,這些是西方國家的習慣性姿態,從一千年前基督教劃分異教徒並且撻伐之,到之後的帝國殖民主義,以至於冷戰之後對於第三世界的態度,21世紀與中東的紛爭等等,其實總歸而言,都是將向外殖民與侵略合理化。

伊朗人民的反抗

話題回到,後冷戰時期,1970~1977年的伊朗,上位者揮霍無度,邀請外國人到使館飲酒,而伊朗人民卻在街頭挨餓,此時國內也面臨油價上升、通貨膨脹,城鄉的貧富差距不斷拉大。當時的美國總統卡特的立場是支持沙赫(《 亞果出任務 》電影裡有出現)。以至於1979年,也是《亞果出任務》的故事背景,伊朗推翻自己的國王(伊朗稱之為沙赫),流放多年的神職人員霍梅尼返國統治,沙赫因此到美國尋找政治庇護。所以才發生伊朗人在美國大使館外遊行,燒毀國旗、怒吼、暴衝等等,為的是希望美國政府交出沙赫。

1979年是伊朗最重要的歷史年分之一,人質事件不過是1979年的伊朗革命之一環,這場重大事件至少有三千人因此喪生,也影響了中東世界,以及國際對於伊斯蘭的觀點。伊斯蘭世界以「既不倚西、也不倚東」的口號,號召中東以致全世界推翻美國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上的不公。在力抗西方世界的幾年間,伊朗內部也存在著多元的政治立場,有伊朗人民敢死隊主張的馬克思主義,城市中產階級支持的憲政自由主義,或者統合各個反西方的反對派領袖霍梅尼,以及比較溫和的穆斯林人民共和黨。而伊朗之外的伊斯蘭世界,也陸續發起了反對西方干預的抗爭活動。

對比《茉莉人生》

《茉莉人生》這部動畫不企圖還原歷史真相,政府、戰爭以及明確歷史的成分很少,只透過角色對話娓娓道來身邊的親人朋友們怎麼樣被消耗、傷害,在信仰全面崩盤的年代,他們是怎麼捍衛自己的自由,以及捍衛自己所愛的人傳承下來的精神。

《茉莉人生》 不談政治,談的是一個國家的普通公民,藉由對家鄉的犧牲與想念傳達了政治迫害的萬惡,在利益的掛勾以及政治的操弄之下,其實有很多人只是很努力的活著,努力在絕望中試圖找回自己的人生和尊嚴。

影片為瑪嘉莎塔碧的自傳式動畫,因此故事時間即在1969年到大約1991年前後,在中間也經歷了1979年的伊朗人質事件,除了以伊朗人的角度還原當時的伊朗政治外,也說了人質事件以後的時間裡,伊朗受到的衝擊與改變。以歷史的連貫性來說,一個較短的事件切片與單一角度的觀點仍然不夠足以還原真相,而歷史本來就是主觀的,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很難客觀去處理,但是《茉莉人生》依然提供了一個更好的切入角度,因為我們可以從人的互動與情感中,看見史實上無法呈現的害怕、抗拒與任何情緒。這就是亞里斯多德說的:「詩比歷史更真實。」因為它超越了可見的事實。

伊朗電影是什麼樣貌?

雖然《茉莉人生》的作者是伊朗的插畫家,但這部電影其實是透過法國的製片公司才得以順利發行。這也不禁讓人更好奇伊朗本國的電影工業究竟是什麼樣貌。

伊朗電影的歷史起於1925年,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國土被盟軍佔領,好萊塢等外來電影也強勢佔據伊朗影業,造成本國電影產業停滯了好一段時間。直到戰後,第一批受專業訓練的導演回國,才開始拍攝屬於自己民族的電影。

到了1970年代的伊朗革命,又帶動了兩次伊朗電影新浪潮。藝術家和知識分子痛斥當時的電影逃避現實,因而開啟了帶有社會意識的本土電影之先河。然而當時的社會處於政治混亂的時期,政府以「高揚伊斯蘭教義,反對帝國主義」為口號,視電影為西方文化的象徵,激進份子燒毀多家電影院、戲院,當時的新浪潮導演們也必須面對政府嚴苛的審查制度,如果在電影裡揭露了太多社會陰暗面,甚至會以「腐蝕公眾」的罪名而被判刑。

然而,從新浪潮被標誌為第一代的伊朗導演迄今,已歷經到第四代,政府依然未給予電影創作基本的自由

2010年,曾經以《生命的圓圈》奪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最佳影片的伊朗名導賈法潘納希(Jafar Panahi),因為在前一年公開支持反對派候選人,並批判當局操作選票和開票結果、要求其下台,而遭德黑蘭當局判處入獄6年,以及20年內不得再拍片、撰寫劇本、接受訪問以及出國旅行。這個事件引發全球電影工作者譁然,諸如史蒂芬‧史匹柏、茱麗葉‧畢諾許、馬丁‧史柯西斯、李安等都發起聲援,聯合發起聲明要求當局釋放賈法潘納希。但被軟禁在家裡的賈法潘納希,仍不顧禁令與朋友在家裡,用mini DV以及iPhone拍攝了《這不是電影》(This is not a Film, 2013),存入USB,藏在蛋糕中(有人說是麵包),走私到法國,並在2011年的坎城影展完成首映。這部特別的作品在五月於新北市影展上映,之後暑假的台北電影節也推出了導演的最新作《好戲不散場》(Closed Curtain),賈法潘納希本人甚至粉墨登場,透過一名帶狗躲進海邊小屋戮力寫作的中年男子和無意闖入的女子諷喻自己在伊朗的處境。

雖然政治上的限制,伊朗仍然出了幾位深受國際肯定的導演如阿巴斯(Abbas Kiarostami)馬可馬巴夫(Mohsen Makhmalbaf)、以及近期以《分居風暴》而獲獎無數的阿斯哈法哈蒂(Asghar Farhadi)。伊朗電影仍然踏著自己的步伐,累積創作、並尋求觀眾。

最後,附上一句伊朗俗諺:真理就是上帝手中碎裂的鏡子,而每個人都拿了其中一片。各種電影呈現了事物的各種樣貌,好萊塢也好、伊朗也好,沒有人能武斷地說哪一種是正確的。作為觀眾,或許真的必須透過多方面的觀看,才能接近所謂的真實吧。


2部有關伊朗的電影

1.  茉莉人生(Persepolis


2007|95分鐘|法國
導演:瑪嘉莎塔碧 Marjane Satrapi、Vincent Paronnaud
主演:Chiara Mastroianni、Catherine Deneuve

在戰火動亂的時代,一個伊朗小女孩的真實故事,在她成長時裡,國家的歷史深深的影響她整個人生。她面對了獨裁政治、人質事件、兩伊戰爭、女權低下、八年革命、恐怖政治卻仍然渴望家鄉,但是為了忠於自我,她必須選擇永遠離開。

2. 分居風暴(Nader and Simin:A Separation

2011|123分鐘|伊朗 
導演:Asghar Farhadi
主演:Leila Hatami 、Peyman Moadi

在伊朗的一對夫妻為了移民問題決定離婚,但法官認為他們的婚姻仍有轉圜空間,拒絕了離婚的請求。為了女兒未來而渴望離開的妻子,以及為了年邁老父而選擇留下的丈夫,他們要怎麼一起擁有希望的活著。

(文/英嘉,慧瑄,Kamel,楊揚,小史,Peggy,Bess)

Posts created 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