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誕生於1895年,當時的技術僅限於拍攝黑白的影像,為了使影像更接近真實世界的樣貌,同時也為了滿足觀眾的眼球,以及電影資本家的口袋,所以電影創作者、製片廠、技術人員們絞盡腦汁,想辦法讓銀幕上放映的影像更好看,並試著讓它擁有色彩……。

1900s-1920s克難的老黑白

早期的電影都使用正色膠捲(Orthochromatic film),這種膠捲對特定的顏色比較敏感,如:對藍色與綠色感光度較佳,但容易過曝成淺灰,甚至白色;反之,則對紅色的感光度非常遲鈍,以至於紅色系常呈現深灰與黑色。舉例來說,即使天氣晴朗,藍天卻容易過曝、和雲朵混為一色,讓外景常常顯得平板,不如室內的畫布造景;人物方面,美麗的藍眼睛拍出來則像翻白眼,紅唇也變成僵硬的死黑。

技術的限制,讓拍片的人傷透腦筋,也讓製造商更積極的研發更好的膠卷。到了1913年時,Eastman Kodak研發出全色膠片(Panchromatic film),這種膠捲能感光各種波長的色光──甚至包括紅色,這讓影像的品質稍趨穩定。但可惜的事,這種技術並未立即普及,所以在1927年之前,電影仍多半是用正色膠捲拍攝。

當我們理解了當年的技術限制(其實還有另一項限制是:以前的攝影機非常巨大),再回頭看看過往的電影,就會發現它使用極其不自然、誇大的表現手法是有理由的。雖然電影的表現手法往往受限於技術,但也會因此開發出另類的解決之道,像是選擇在室內片廠拍攝、繪製大型布景畫板、研發各種人工打光、彩色濾鏡還有化妝技巧去彌補膠捲的缺陷。

彩妝品牌蜜斯佛陀的創立,就是源自於電影的技術限制。創始人Max Factor是二零年代赴洛杉磯的波蘭籍猶太移民,他憑著天分,發明了各種眼線筆、唇膏等彩妝產品,提供給好萊塢使用,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但同時,好萊塢也受惠於Factor的產品,才穩固了它電影工業的發展,讓電影明星在黑白銀幕上看起來更為動人,才以明星鞏固了其電影帝國的地位。

與此同時,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電影創作者們也找到了替電影上色的方法。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法國導演梅里葉(Georges Méliès,1861-1938)的〈月球之旅〉(Le Voyage dans la Lune,1902),當時上色的方式是在黑白膠捲沖片後,以人工逐格著色。在《梅里葉之月球漫遊》(The Extraordinary Voyage,2010)的修復紀錄片中,記錄了當時女工們為〈月球之旅〉的膠捲上色的情形──每個女工各持單色色筆,對應到連續影格裡相對的著色區域著色,如臉、衣服、場景等等。女工們以生產線的方式,輪流為每一個影格上色,是一種非常費工且勞力密集的工作。所幸當時的電影片長不長,而且多是短片,所以才能讓工作順利完成。

The Extraordinary Journey / Le Voyage extraordinaire (2010) – Trailer



1920s-1940s 彩色膠捲登場

彩色負片最早是由MIT的三位同學於1916年研發出來,後來這三個人就創立了特藝彩色公司(Technicolor),提供彩色膠捲給好萊塢製片廠使用。特藝在當時幾乎壟斷了這項技術,公司甚至會派專家到好萊塢製片廠,沖洗膠捲,也由於這些技術人員對於沖色處理的專業,某程度上也算是參與了電影創作的一部份。

特藝提供彩色膠捲的年代大約是1922年至1955年間。但在這個時期裡,要拍攝彩色電影還是非常的昂貴,只有大製作如《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1939),或者票房保證的音樂劇《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1939)、《花都舞影》(An America in Paris,1951)以及迪士尼的卡通才會以彩色製作。有趣的是,當電影的技術已經能以彩色將影像往寫實邁進時,電影卻是選擇運用彩色,去創造奇幻繽紛的視覺感受,像是《綠野仙蹤》就是最標準的例子。

WIZARD_OF_OZ_ORIGINAL_POSTER_1939
Wizard of OZ (1939)



1970s以後 彩色膠捲普及、數位上色

七零年代時,彩色膠捲的產量變大、價格降低,彩色電影才因此慢慢普及,不再只是大片廠的專利。而同時,加拿大的工程師Wilson Markle也發明了一套電腦軟體,能將舊的黑白電影數位化,並上色。他所運用的原理類似梅里葉時期女工們的逐格上色,但電腦軟體的套色技術相對精確,而且能夠自動偵測物件,效率更高。

自從有了電腦的上色技術以後,技術人員們積極的替許多經典黑白電影上色,希望黑白舊片能重新被市場接受。然而,並不是每一電影上色以後都受到歡迎,如奧森威爾斯的《大國民》(Citizen Kane,1941),便遭到大力的批評,認為其數位上色摧毀了原本黑白攝影塑造出的美感。但也有如當代導演馬丁史柯西斯,在其作品《神鬼玩家》(The Aviator,2004)中使用數位上色的技術,將老舊的影像素材重新置入在新片中。可見,電影的技術沒有絕對,技術是死的,創作與創意卻是無限的。

彩色的大國民



2000s~ 數位轉黑白

電影史最引人入勝的就是閱讀這短短百年,創作者隨著軟硬體技術的演進,不斷創新電影語言。從七零年代彩色膠捲普及後,仍有不少導演秉持各種創作理由,甘冒市場風險,選擇以黑白膠捲拍攝電影。或者在晚近的數位化浪潮中,刻意將拍好了彩色片後製處理,轉成黑白呈現給觀眾,如《大藝術家》(The Artist,2011)、《內布拉斯加》(Nebraska,2013),以及近兩年台北電影節手冊的封面《紐約哈哈哈》(Frances Ha,2012)、《依達的抉擇》(Ida,2013)等。換句話說,隨著時間演進,黑白片並未完全凋零,反而在創作上有了全新的意義,以及不同於以往的製作方式。

Posts created 106

發表迴響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