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看了《唐頓莊園》(Downton Abbey)第一季,老實說有些失望。角色刻畫差強人意,二元設計過了頭,好人好的不可思議(甚至顯得笨),壞人又壞的很刻板,都少了人性中拉扯的灰色地帶,或是無法去定義善與惡的那種迷人處。很多情節也太過巧合,像是講秘密不關門剛好就被別人聽到這種令人翻白眼的轉折。可以感覺的到導演想辯證很多議題,如階級、政治變遷、大時代的影響、人與人糾纏的關係,但是都流於表面,沒有挖到更深的地方探討。
首先讓我想到年初看的《王冠》(The Crown),同樣是講英國的歷史、貴族(王族)階層,《王冠》探討的面向就深刻的多。把伊麗莎白二世接掌王位的過程,還有與爸媽、丈夫、妹妹、叔叔等人的磨合拍得非常精彩。尤其喜歡它描述伊麗莎白二世在女王的權位與為人妻母的身份中掙扎的蛻變,與英國當時在二戰後從不可一世的大英國協慢慢解體、重建的歷史互為表裡。
後來才發現《唐頓莊園》的編劇Julian Fellowes其實也是大名鼎鼎勞伯阿特曼(Robert Altman)《謎霧莊園》(Gosford Park, 2001)的編劇,應該說,《唐頓莊園》就是藉由《謎霧莊園》為藍圖發想而來的!耳聞《謎霧莊園》很久但一直沒有朝聖,因為之前一直聽說這部片是致敬法國大師尚雷諾的《遊戲規則》(The Rules of the Game, 1939),心裡總想致敬的片子怎麼拍都不可能超越《遊戲規則》吧。但看完《唐頓》順勢補完《謎霧》,馬上就跪了。編劇一樣,那我想差別就是在導演了。
諷刺的是,英國人拍的莊園(《唐頓》)拍得像好萊塢的產物(重視劇情起伏、娛樂性);美國土生土長的導演勞伯阿特曼首次拍攝英國古典莊園,卻一點好萊塢味都沒有。
特立獨行大師的勞勃阿特曼向來不與好萊塢體制妥協,即使當他拍《謎霧莊園》時已經高齡76,這位令人尊敬的老先生仍舊貫徹他那招牌的「阿特曼式」風格(Altmanesque)。大量的群戲、多線並進、不明顯的劇情、開放式結局,你總會讚嘆勞勃阿特曼那種像在炫耀的場面調度功力,除了讓演員們充分的即興演出(甚至多數時間演員都不知道自己在幹嘛),還堅持要使用現場錄音捕捉最真實的氛圍。處理大量的人物角色,到最後卻又能一一統合在他的風格底下,成為有血有肉的肌理。
《謎霧莊園》當中最重要的劇情是一宗莊園主人被謀殺案,但阿特曼卻讓這個事件在影片進行超過一半之後才發生,而重要的也不是帶領觀眾當柯南解謎,反倒是將之前大半時間所鋪陳的看似無關的人際關係慢慢交織起來變成一幅莊園浮世繪。階級差異造成的文化理解不同、大時代下的社會悲劇、貴族們金玉其外的腐敗與猜忌,以及奴僕們爭寵奪利的亂象,在阿特曼沉緩的鏡頭下都無所遁形。
即使早在1975年石破天驚的《納許維爾》(Nashville)就已經看過阿特曼處理25個主要角色的神蹟,或是1993年他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銀色.性.男女》(Short Cuts)有如萬花筒般的敘事手法,看了《謎霧莊園》還是會對阿特曼從一而終的堅持致上最高敬意。
美國的獨立精神獎(Independent Spirit Award)在阿特曼逝世後的隔年(2007)特別設立了勞勃阿特曼獎(Robert Altman Award),專門表彰整體群戲表現精彩的電影。當之無愧的群戲調度之王,勞勃阿特曼。
註1:
阿特曼風格「Altmanesque」一詞出自紀錄片《阿特曼:顛覆大玩家》(Altman, 2014),定義為以下三點:
1.以自然主義、社會批判、與顛覆類型為特色。
2.不遵照可預測的規範。
3.無可妥協。
註2:
除了編劇Julian Fellowes與《謎霧莊園》、《唐頓莊園》的淵源,英國資深戲精女演員瑪姬史密斯(Maggie Smith)也同時都有參與這兩部作品,她也是這兩部作品當中最亮眼的演員之一。她以《謎霧莊園》提名了包括奧斯卡、金球獎、英國奧斯卡等大大小小的電影獎;十餘年之後,再以《唐頓莊園》囊括艾美獎、金球獎等電視類別的演技獎項,可以稱得上是莊園系女王。
註3:
《謎霧莊園》籌備時遇到了許多困難,劇組都已經到英國了資金卻一直沒有到位,製片們都非常緊張。勞勃阿特曼先是親自打電話給英國眾多A咖演員們願不願意跟他合作這部片,包括瑪姬史密斯(Maggie Smith)、海倫米蘭(Helen Mirren)、克里夫歐文(Clive Owen)、艾蜜莉華生(Emily Watson)、凱莉麥當娜(Kelly Macdonald)等人都欣然答應,甚至大部份都是無酬演出。而到即將開拍的最後一刻,劇組才接到英國樂透基金(British Lottery)的電話表示願意資助本片,就像中了樂透一樣。
(文/林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