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以後,可謂彩色電影的盛世來臨,黑白攝影已經不再是視覺傳達的唯一語言,也不再是束縛影像的框架,它成了一種選擇上的詮釋,可以疏離於現實、也可以是毫不掩飾的真實赤裸;可以穿透主觀的視角、也可以反映時代的全景。隨著大眾的觀影習慣改變,沒有五光十色的絢麗,就抓不住觀眾的眼球,許多電影公司也為了票房考量,首先推掉的就是黑白片的拍攝計畫,甚至避之唯恐不及。但是,即便黑白電影在這個世代處於劣勢,我們仍能看到不少優秀的作品持續產出,讓人不禁想問:「既然都可以拍彩色電影了,為何選擇黑白?」

3. 黑白電影作為致敬

黑白分明的漫畫構圖--《死亡密碼》(Pi, 1998)

Darren Aronofsky的處女作《死亡密碼》因受到《萬惡城市》漫畫的啟發,而採用黑白正片(black and white reversal)進行拍攝,扎扎實實地將漫畫非黑即白的分明構圖移植到電影中。Aronofsky強調,他盡量試著避免介於中間的灰色地帶,與其說《死亡密碼》是部black-and-white film,倒不如用black-or-white形容它。

為了使黑色更晦暗、使白色更明亮,他和攝影師Matthew Libatique冒了不少風險,也砸了不少錢做底片測試,黑白正片在進行曝光時的失敗率極大,一個不小心很有可能得到一整片黑壓壓或白茫茫的結果,這也使得當時《死亡密碼》的成本遠比拍一部彩色電影來得高。《死亡密碼》冷冽的視覺讓人強迫性地掉進主角瘋狂的數學世界裡,硬將答案只有對或錯的規則套在一切事物上,因而無法接受現實的混濁及不完美,導致個人的生存定位最終受到威脅。對Darren Aronofsky來說,絕對黑白正是天才和瘋子間的界線。

死亡密碼
Pi
1998 | 84 min | 美國
導演:Darren Aronofsky
演員:Sean Gullette, Mark Margolis

致敬那個年代--《依達的抉擇》(Ida, 2013)

波蘭電影《依達的抉擇》是導演帕夫利柯夫斯基首次嘗試歷史題材的作品,除了以故事年代與美術三妝回應歷史外,導演更將運鏡手法、畫面比例、構圖呈現都回歸歷史,以傳統手法的固定鏡位、4:3片幅、黑白片來緬懷、省思這段歷史的包袱,同時也向波蘭電影致敬。

雖然說是致敬與回歸傳統手法,但導演巧妙的構圖與故事架構仍然讓《依達的抉擇》添增了令人屏息的現代美感。導演利用人物臉部裁切的特寫,以及角色構圖遠離中心軸的遠景,表達出了「人的不完整」和「環境的沉重背負」。那些意味深長又美麗的奇特構圖,帶著空靈的哲學氣息,純淨又冷酷得讓人屏息。

在現代,我們聯想到黑白片,經常會想起那些復古、中規中矩、平緩的畫面構圖與劇情,但《依達的抉擇》逕取黑白片冷冽的特質,加上別出心裁的構圖,帶領觀眾以奇特的視角重回那個年代。《依達的抉擇》不只是黑白片又一次經典的成功再現,更重要的是,它以黑白片的姿態省視著歷史與人物傳承的關係,最終完美的帶出了世代與歷史的擺脫,並以現代與黑白的交融,說明了歷史未完的鬱結與時間緩慢推移、修復的腳步。

依達的抉擇
Ida
2014 | 82 min | 波蘭
導演:Pawel Pawlikowski
演員:Agata Kulesza, Agata Trzebuchowska, Dawid Ogrodnik

4. 真實的疏離感

冷冽的疏離感--白色緞帶(The White Ribbon, 2009)

整部片的風格就如劇情一樣不安、冷冽,沒有任何舊時代的鄉愁。漢內克在決定將這部片製作成黑白時,目的就是為了營造這種氣氛,以及觀眾和敘述主體之間的疏離感。

這部片的疏離感,除了與導演一貫的樸素、冰冷風格有關外,在這部電影裡,他所欲探討的,是關於全人類的一個廣泛性的問題:一個原則越絕對,就越會變成非人性的,這可能就是人類的邪惡根源(roots of evil)如此。因此需要疏離感,來加深觀眾與作品間的「第四面牆」。

這部電影很有柏格曼電影的攝影風格,但是卻去除了柏格曼電影的戲劇性,以及演員的詠嘆,並且,這部片是沒有任何配樂的,而漢內克也特別吩咐攝影師,不能將舊時代電影的美感帶入本片之中,所以這部片的鏡頭在敘述時,幾乎沒有任何自身的情緒,而是如實地呈現當時人的反應,得到了一種冷靜的震撼感。就如開頭時,在旁白語氣平穩地緩緩道來時,遠處一位紳士駕著馬從遠方騎來,卻在跑到鏡頭幾十步的遠景時,冷不防地猛烈的絆倒,這都在冷冽的畫面下完成,而這也僅僅是這部片講述的第一個邪惡的事件開端。

白色緞帶
The White Ribbon
2009 | 144 min | 德國
導演:Michael Haneke
演員:Christian Friedel, Ernst Jacobi, Leonie Benesch

黑白與現實的距離--《噢!柏林男孩》(Oh Boy, 2012)

德國編導Jan-Ole Gerster在寫下《噢!柏林男孩》劇本的第一頁時,就已經決定他的首部作品會是一部黑白片了。電影講述著二十好幾、一事無成的主角在柏林晃了一天一夜的故事,但Gerster不希望它被貼上時代的標籤,或被解釋為時下年輕人的縮影,因為對他來說,這個故事是非常私密、真誠又懷舊的。他認為,黑白色調能營造出一種永恆的、不被時代切割的氛圍,如同迷惘是人自古以來的天性。

此外,Jan-Ole Gerster相信黑與白能呈現出不同於彩色的真實,電影雖以主角為中心記錄他的所到之處及經歷,但他卻像一位不小心踏入鏡頭的旁白,看著一切發生卻無法真正融入當下,他身處於現實,卻無法予以反應,黑白形成了和現實的距離感,但投射出的疏離世界卻又是他所感知的現實。最後,Gerster在片中嘗試探討德國無可避免的納粹歷史,那是這塊土地揮之不去的陰霾、是德國人身分認同中無法切除的一塊,歷史碰撞的餘音,則成了黑白詮釋的第三層意義。

噢!柏林男孩
Oh Boy
2012 | 83 min | 德國
導演:Jan-Ole Gerster
演員:Tom Schilling

5. 專注於電影本身,而非視覺

《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Dead Man, 1995)

《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在最初的發想階段也是設定成黑白片,這是為了避免顏色去影響人的觀感,因為人多半會因為色調──特別是地景的色彩──連結至熟悉的事物上,然而這部片的故事是關於一個男人踏上了一段遙遠的旅程,他來到了完全陌生的地方,「陌生」的感受是片子的基調,吉姆賈木許為了不讓這個特質被掩埋,所以選擇拍攝成黑白片。

你看見死亡的顏色嗎
Dead Man
1995 | 121 min | 美國
導演:Jim Jarmusch
演員:Johnny Depp, Gary Farmer, Crispin Glover

( 文/Bess、英嘉、瑄、楊揚 )

Posts created 106

發表迴響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