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費比西國際影評人協會年度最佳影片大獎(FIPRESCI Grand Prix)頒給芬蘭導演阿基郭利斯馬基的新作《希望在世界另一端》。也是阿基繼《沒有過去的男人》之後,相隔15年再度獲得此獎。
《伊達的抉擇》:依達走出修道院的時候── 波蘭電影學派與Pawel Pawlikowski
旅居英國超過30年的導演Pawel Pawlikowski,即使他每年都會固定回到波蘭一小段時間,卻已經被視為一個英國導演。返回故鄉拍攝這個設定在50年前的故事,對準這些記憶中的童年風景,看起來更像是一種鄉愁。
《伊達的抉擇》:波蘭人與波蘭電影的抉擇
依達最終的抉擇,多少呼應了波蘭人在歷史情境下所形成的宗教認同。儘管五零年代波蘭電影學派生產個人在戰爭中的反抗,如華依達的「戰爭三部曲」。對於當時波蘭的藝術家而言,由於共產社會對藝術採取審查制度--另一種形式的暴力,他們也必須面對抉擇。
《伊達的抉擇》:低調冷酷的倒敘手法
在敘述作品中,倒敘是十分常見的手法,用於回頭敘述先前發生的事情。這是倒敘的最基本用途,但除此之外,倒敘還有其他的功用,我把它通稱為一種韻味或是語調。因為倒敘如果是來自於故事中的人的引述、或是回憶,當中也一定會帶有他的語調。
《伊達的抉擇》:信仰,看不見的顏色
生命中有許多未能眼見為憑的東西,像是愛、像是生命、像是信仰。我們永遠也無法界定怎樣的行為創造愛,怎樣的條件成為生命,怎樣的指引是謂宗教。這麼多難以索解的元素湊在一起,卻恰好構成一部《依達的抉擇》,有時候你都會驚訝,一部這麼空靈的電影,居然能囊括這麼多的辯證。
《依達的抉擇》:靜止在戰火塵埃落定後──內斂哀傷的影像
對於主流電影來說《依達的抉擇》一片對整個影壇是近年來極為陌生的視覺經驗,黑白的影像加上4:3的銀幕比例,《依達的抉擇》試圖以仿擬1960年代影像格式,並將它帶回二十一世紀的現今。
《伊達的抉擇》:淡筆寫熱情 ──定鏡、長鏡頭及正反鏡頭剪接
《伊達的抉擇》的剪接以及運動技法,都十分地收斂,維持了冷峻的基調,但在這基調之下,卻默默地凸顯人的矛盾以及與環境的衝突。
當代黑白電影#3
即便黑白電影在這個世代處於劣勢,我們仍能看到不少優秀的作品持續產出,讓人不禁想問:「既然都可以拍彩色電影了,為何選擇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