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金馬聚焦:來自坎城一種注目的低調佳作-《小鬼作家養成班》

法國導演羅宏康特(Laurent Cantet)曾以《我和我的小鬼們》(The Class, 2008)拿過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不過在那之後再也沒有作品進入過正式競賽,今年的新作《小鬼作家養成班》(The Workshop)也被擠到一種注目。

這部作品與正式競賽失之交臂,在一種注目也一獎未得,卻可能是本屆金馬影展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有趣的是,今年在坎城正式競賽獲得好評,最後拿下評審團大獎、影評人費比西獎的《BPM》,恰好可以拿來跟《小鬼作家養成班》做個對照。

金馬影展把這兩部電影放在同一天、同一個影廳連續放映,看完竟然覺得像是同一個作者的手筆。《BPM》導演羅賓康皮洛(Robin Campillo)與羅宏康特本來就是合作多年編導夥伴。羅宏康特2000年以後幾乎每一部作品的劇本都是由羅賓康皮洛操刀,當然今年的《小鬼》也不例外。兩人相濡以沫互相影響,拍出來的作品也讓人感覺多有互通聲氣之處。

光看《BPM》開頭那場精采會議戲的場面調度,跟羅宏康特的《我和我的小鬼們》裡面多場教室內師生的群戲,簡直如出一轍(當然《小鬼》裡面也有多場的辯論戲)。

他們都用一種近乎紀錄片的「觀察」方式去拍攝多人群戲,看起來就像是身處於群體中,但是保持一定的距離在旁觀。但又不像紀錄片的畫面比較隨機自由,而是有意識地用很多分鏡、特寫、場面調度去系統化群戲的內容,然後再點綴上連珠砲式的對話台詞。久了有些觀眾可能吃不消,我自己倒是看得津津有味。

《小鬼作家養成班》電影預告

這種拍法也許已經變成近年法國電影的某種傳統或印象,另外一位法國名導演柯西胥(Abdellatif Kechiche)的電影(《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家傳祕方》)也有類似拍法。不過我覺得柯西胥的鏡頭跟角色又更「親密」了些。

《小鬼作家養成班》聚焦在一場夏日鄉間的寫作坊,作家老師與幾位參加寫作坊的學生,在這段時間內互相激盪想法,想要一起創作出一部小說。在脣槍舌戰的討論中,各種社會、乃至國家議題慢慢被揭開,創作虛實的本質辯證,甚至老師與問題學生之間的複雜情愫也悄悄地在發酵。

導演用寫作為引子,去帶出歐洲整個政經局勢對一般普羅大眾的影響,戳破了歐洲當前對敏感種族議題的鄉愿面具。另外,也討論到了文字創作跟創作者本人之間的關係。

有時候或許我們都過於一廂情願地把這兩者劃上等號,或是自以為從字裡行間找到線索去拼湊出創作者藏於其後的樣貌,相信那個自行認定的真實。事實上,創作裡的虛實曖昧、真假混雜,又豈是三言兩語能道盡。

《小鬼作家養成班》電影海報

本片其實也可以算是coming-of-age成長電影,青少年正在成長,整個社會、國家、族群之間的緊張情勢也急需蛻變。我很喜歡它在電影後段談到的命題,借用已故作家林奕含的話:「有些痛苦是不能和解(或被理解)的」。

白人與穆斯林、老師與學生、威權與反抗,小至師生,大至國家族群,長久以來的偏見與誤解並沒有真正解決過。這終究不是用甜美糖衣謊稱世界和平的勵志電影,世界從來就不和平,小孩(恐怖份子)的痛苦也不是大人(威權者)說理解就能理解的,中間的那道牆有時候比我們想像的還要高。

片末導演並沒有給出解答,少年坐著船出海,回頭望著正在遠離中的家鄉,就好像《四百擊》裡面奔跑在沙灘上的安端達諾,特寫的面孔盡是茫茫的未來。

那天《小鬼作家養成班》放映現場,在偌大的影廳中大概只坐了五成滿,映後也沒有人拍手。從坎城到金馬,它應該獲得更多的掌聲。

(文/林子翔)

Posts created 10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s

Begin typing your search term above and press enter to search. Press ESC to cancel.

Back To Top